【专栏】温彬: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与商业银行的新任务

2022-11-13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时。中国银行(601988)业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和具体实践,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银行业》杂志日前特邀专家和学者,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进行解读,“中国银行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分享相关观点。

文/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即将发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2年11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但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特别当面临“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时,高质量发展也就具有了新的内涵。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密切关注:

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与十九大报告相比,二十大报告更多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同,党的二十大关于内需的要求明显提升。如报告所提,“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外需不确定性上升时,内需作用将会更加凸显,所以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将更为突出。如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保证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稳定运行。

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其中,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应对外部冲击挑战的抗风险能力,更是国内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

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量的合理增长”是确保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基础,但决不能忽视“质的有效提升”,2022世界杯竞猜app-搜狗立知特别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内生动能,从而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从治理体系方面,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发展重点方面,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从金融监管方面,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等。

对商业银行而言,需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新航标,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推动贷款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根据政策导向,继续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战略发展,对制造业、新基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中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加法”,对落后产能领域做好“减法”,同时稳妥开展房地产领域业务,助力经济脱虚向实。

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创新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打造敏捷高效、体验极致、价值成长的数字化银行,提高综合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聚焦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强投、贷、债联动,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安排,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做好风险防控,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智能风控建设应用,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快存量风险处置力度,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强化内控合规建设,筑牢合规经营底线,以自身的稳健经营助力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微信征稿启事

《中国银行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微信投稿邮箱:zgyhy001@163.com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